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内容

杨梅“故乡”在何处?地地道道“中国果”

admin1年前 (2024-08-13)社会113

浙江杨梅在海外市场走红,出口量有望翻番

杨梅“故乡”在何处?地地道道“中国果”

这个夏天,中国浙江省的特产水果——杨梅,在海外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热潮。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杨梅的短视频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海外网友的关注和喜爱。据丽水青田海关统计,今年的杨梅出口量预计将迎来显著增长,有望比去年翻一番,远超去年20余吨的纪录。

杨梅,这种原产于中国的水果,有着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浙江、福建以及广东、广西等地的山野间,至今仍能找到野生杨梅的踪迹。考古资料显示,距今约5000~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中已发现杨梅属孢粉,距今4500多年的浙江余姚施岙遗址也出土了杨梅树遗存。杨梅的栽培和利用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长沙西汉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杨梅形态与今日栽培的杨梅极为相似,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杨梅核,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中的青杨梅遗存,以及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对杨梅的记载,都表明杨梅自古以来就是珍贵的果品。

我国古代的杨梅栽培技术主要以嫁接繁殖为主。宋代的《格物粗谈》和《物类相感志》中分别提到“桑上接杨梅则不酸”“树上生癞,以甘草钉之则去”,反映了当时人们在杨梅种植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代的《便民图纂》和《群芳谱》等书籍则对杨梅的栽培过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述。《群芳谱》中指出,杨梅适宜在山地种植,种植前需将杨梅核在粪池中浸泡一段时间,再取出埋入湿润的土壤中,来年二月播种,待苗木长到一定高度后,于次年进行移栽。经过三到四年的成长,再进行嫁接。嫁接后的杨梅,再次移栽至山地。到了腊月,在距离根部四五尺处挖沟施肥,每当雨水降临,肥水渗透土壤,便能促进杨梅的生长。

随着杨梅在海外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高,浙江省的杨梅种植户们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文雀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60wq.com/index.php/post/2354.html

分享给朋友:

“杨梅“故乡”在何处?地地道道“中国果”” 的相关文章

算力即权力,英伟达何以成为“硅谷恶龙”?/ OpenAI联合创始人中的两人将离开公司

算力即权力,英伟达何以成为“硅谷恶龙”?/ OpenAI联合创始人中的两人将离开公司

谷歌反垄断诉讼败诉,OpenAI高层变动,马斯克再诉OpenAI近日,科技巨头谷歌在美国联邦地区法院的一起反垄断诉讼中败诉。法官阿米特·梅塔裁定,谷歌通过与手机厂商和浏览器服务商签订独家协议,支付费用使其成为默认搜索引擎,违反了反垄断法。谷歌全球事务总裁肯特·沃克表示,公司计划对裁决提起上诉。与此同...

康定幸存者忆:刚跑上楼,泥石流就冲入了家中

康定幸存者忆:刚跑上楼,泥石流就冲入了家中

康定姑咱镇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12人遇难15人失联8月3日凌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姑咱镇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截至8月6日10时,已造成12人遇难、15人失联。这场灾难不仅摧毁了民房、厂区和商店,还让许多家庭陷入了悲痛之中。当天凌晨3点多,小华(化名)被雨声惊醒,随后感受到房屋剧烈摇晃,泥石流...

为什么县中一定要有清北生

为什么县中一定要有清北生

全民教育焦虑的根源:高考制度与教育改革挑战近年来,中国全社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教育焦虑风暴。从孕期就开始规划孩子的教育路径,幼儿园时期便开始筛选“优秀”的孩子,家长们无不为孩子的未来操碎了心。然而,这场焦虑风暴的源头究竟在哪里?网民观点聚焦:高考制度的深层影响网络舆论场上,多数声音将矛头指向了...

中网联推出百个优质直播间遴选 抖音成首个试点平台

中网联推出百个优质直播间遴选 抖音成首个试点平台

网络主播正规化再进一步:优质主播培育工程正式启动近日,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网联”)直播短视频专业委员会发起的“优质主播培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正式拉开序幕。这一举措标志着网络主播正规化进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该工程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指导,旨在引导平台企业和机构履行...

驻演小剧场走出亚洲大厦后:上海离“亚洲演艺之都”还有多远?

驻演小剧场走出亚洲大厦后:上海离“亚洲演艺之都”还有多远?

上海亚洲大厦:小剧场驻演的新纪元近日,上海亚洲大厦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年轻观众的聚集地。每晚六点后,大批观众在九江路和汉口路上聚集,等待演出开场。演出结束后,大厦门口人头攒动,闪光灯、快门声、尖叫声此起彼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上海的演出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尤其是小剧场的兴起。李然,一位热爱戏剧的...

李政道为故乡上海留下一片“星空”

李政道为故乡上海留下一片“星空”

华人科学巨擘李政道逝世,他曾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近日,华人科学巨擘李政道逝世的消息传来,社会各界纷纷缅怀和追思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宇称不守恒,为物理学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李政道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对中国科学发展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