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内容

和“最懂小笼包的老外”一起逛菜市场

admin1年前 (2024-08-19)社会93

美国人在上海的美食探险:从《上海小笼包索引》到《洋盘》

和“最懂小笼包的老外”一起逛菜市场

近日,上海的美食文化再次引起关注,这一次的焦点是一位美国人——沈恺伟(Christopher St. Cavish)。他因《上海小笼包索引》一书而闻名,并于2023年出版了《洋盘》,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他在上海的生活和家族历史。沈恺伟在上海生活了近二十年,他的朋友和工作伙伴格莱姆(Graeme Kennedy)也在这座城市度过了十年时光。两人搭档三年多,共同探索和记录中国的美食文化。

沈恺伟的新书《洋盘》不仅吸引了众多读者,还促使他开设了一个YouTube频道。虽然目前只有一个视频,但每当镜头切换到他们拍摄的美食时,节目立刻变得诱人无比。沈恺伟和格莱姆的合作始于一次派对上的相遇,他们的默契和理解使得合作非常顺利。格莱姆对支持小型商业和追溯食物生产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摄影作品展示出中国制造的多样性和深度。

格莱姆的成长背景在加拿大,他身边有许多“中国制造”的日常物品。他希望打破人们对这些物品的廉价和易碎的刻板印象,展示出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他还关注食物的流转问题,例如巧克力的生产过程。他开玩笑说,沈恺伟最感兴趣的是最后的品尝环节。格莱姆曾前往厄瓜多尔和伯利兹等国家观察巧克力的生产流程,将这些经历带回上海,并与沈恺伟分享。

格莱姆不仅拍摄食物,还拍摄人像和其他题材,他的作品种类非常多元。他也经常思考自己的签证问题,但他坚定地表示:“上海是我家。”他认为自己与本地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种感觉随着在上海居住的时间越长而愈发强烈。

沈恺伟在《洋盘》中提到了“泡泡圈”,这是一个描述外国人在中国社会地位的术语。融入中国的程度、职业和中文水平都会影响一个人在这个社群中的地位。尽管有些外籍人士持有偏见,认为英语老师没有特别的技能,但沈恺伟强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他指出,每个职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重要性。

通过沈恺伟和格莱姆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和美食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他们的作品不仅记录了中国的美食文化,还展示了外国人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和生活体验。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了解和感受中国的多样性和魅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文雀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60wq.com/index.php/post/2653.html

分享给朋友:

“和“最懂小笼包的老外”一起逛菜市场” 的相关文章

小时候上电脑课,到底为什么要穿鞋套?

小时候上电脑课,到底为什么要穿鞋套?

小时候上电脑课,到底为什么要穿鞋套?近日,一篇探讨小时候上电脑课为何要穿鞋套的文章引发了广泛关注。文章从历史与科学角度深入解析了这一问题,揭示了背后的原因。小时候的校园生活充满了各种规章制度,其中上电脑课前要穿好鞋套的规定让许多人记忆犹新。为什么电脑课一定要穿布鞋套?这个疑问成为了两代人的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毒”与“药”的浪漫谬误

中国古代“毒”与“药”的浪漫谬误

古代中国的医疗智慧:毒与药的奇妙交汇近日,研究古代中国医疗史的学者刘焱在其新书《以毒为药:古代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政治》中,揭示了中国古代在毒与药应用上的独特视角,引发广泛关注。刘焱在书中指出,现代人常常将19世纪西方发展起来的生物医学与古代中国传统医学进行比较,但实际上这种比较在时间上存在错位。西方...

康定幸存者忆:刚跑上楼,泥石流就冲入了家中

康定幸存者忆:刚跑上楼,泥石流就冲入了家中

康定姑咱镇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12人遇难15人失联8月3日凌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姑咱镇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截至8月6日10时,已造成12人遇难、15人失联。这场灾难不仅摧毁了民房、厂区和商店,还让许多家庭陷入了悲痛之中。当天凌晨3点多,小华(化名)被雨声惊醒,随后感受到房屋剧烈摇晃,泥石流...

为什么县中一定要有清北生

为什么县中一定要有清北生

全民教育焦虑的根源:高考制度与教育改革挑战近年来,中国全社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教育焦虑风暴。从孕期就开始规划孩子的教育路径,幼儿园时期便开始筛选“优秀”的孩子,家长们无不为孩子的未来操碎了心。然而,这场焦虑风暴的源头究竟在哪里?网民观点聚焦:高考制度的深层影响网络舆论场上,多数声音将矛头指向了...

驻演小剧场走出亚洲大厦后:上海离“亚洲演艺之都”还有多远?

驻演小剧场走出亚洲大厦后:上海离“亚洲演艺之都”还有多远?

上海亚洲大厦:小剧场驻演的新纪元近日,上海亚洲大厦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年轻观众的聚集地。每晚六点后,大批观众在九江路和汉口路上聚集,等待演出开场。演出结束后,大厦门口人头攒动,闪光灯、快门声、尖叫声此起彼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上海的演出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尤其是小剧场的兴起。李然,一位热爱戏剧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悼念李政道:他为中国高能物理,押上自己全部声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悼念李政道:他为中国高能物理,押上自己全部声誉

李政道先生逝世,中国高能物理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推动者2023年8月4日凌晨,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岁。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切哀悼。李政道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学上的贡献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