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内容

反复流产,和男性的关系大吗?

admin1年前 (2024-09-27)科技537

不孕不育与复发性流产:男性因素不容忽视

反复流产,和男性的关系大吗?

不孕不育现状与趋势

根据卫健委的数据,我国不孕不育率在过去20年间显著上升,从3%增至12.5%-15%,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8%以上。不孕不育人群数量也将从2018年的4800万对增加到2023年的5000万对。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不孕症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21世纪第三大疾病。

复发性流产与父本因素

受精与胚胎发育

在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子的融合至关重要。成熟的卵母细胞需要从精子中获取中心体以完成首次有丝分裂。中心体的缺陷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停滞于单细胞阶段。

染色体异常

研究表明,约20%-55%的流产胚胎存在染色体异常。多数情况下,这些异常源于卵子、精子或胚胎自身的染色体分离错误。然而,有些胚胎染色体异常是由父母一方的染色体平衡易位引起。因此,生殖中心通常会对不孕及不良妊娠史的患者进行夫妻双方的染色体检测。

精子质量问题

精子质量异常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精液异常包括精液量减少、精液液化异常、精子浓度降低(少精)、精子活力降低(弱精)以及正常形态精子比例减少(畸精)。此外,精子DNA损伤、Y染色体微缺失以及精浆生化成分的变化也可能与复发性流产相关。

男性年龄的影响

男性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男性超过40岁后,精子DNA损伤的风险增加,从而提高流产风险。男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35岁,此年龄段内精子质量最高。35岁之后,雄性激素水平逐渐下降,精子质量也随之下降。

不良环境与生活习惯的影响

不良环境因素包括服用某些药物、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等。不良生活习惯如精神压力、作息不规律、吸烟酗酒等同样会影响精子质量,进而导致复发性流产。

综上所述,面对反复流产的情况,夫妻双方应共同接受全面检查,避免片面归咎于某一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文雀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60wq.com/index.php/post/4548.html

分享给朋友:

“反复流产,和男性的关系大吗?” 的相关文章

佩戴的银饰变黑,说明身体在排毒?真相是......

佩戴的银饰变黑,说明身体在排毒?真相是......

银手镯变黑真的是排毒吗?近日,有关“佩戴银手镯变黑是因为吸出了身体内的毒素”的说法再次引起公众关注。许多人受电视剧中银针试毒情节的影响,认为银饰品具有排毒功能。然而,科学解释告诉我们,这一观点并不准确。银饰品变黑的主要原因是银与空气中的氧气和人体分泌物中的硫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银或硫化...

存款降息节奏加快,黑龙江、两广等地中小银行密集跟进

存款降息节奏加快,黑龙江、两广等地中小银行密集跟进

中小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新一轮降息潮来袭近日,随着全国12家股份行集体调整存款利率,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也开始跟进,掀起了一股新的存款降息潮。8月1日,广西、广东、黑龙江等地的多家农商行、农信社等农信机构相继宣布,自即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此次调整涵盖了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等...

不烟不酒,为何还是得了肺癌?注意,这种肺癌已经盯上了女性

不烟不酒,为何还是得了肺癌?注意,这种肺癌已经盯上了女性

女性肺癌高发,不烟不酒也难逃?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显示,肺癌已成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超过乳腺癌。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长期以来,肺癌被认为是长期吸烟男性的专利。然而,越来越多的不烟不酒的女性也被诊断出肺癌,尤其是肺腺癌。肺腺癌主要起源于支气管黏...

水滴还能这样发电!解锁水伏发电技术新模式

水滴还能这样发电!解锁水伏发电技术新模式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电是从哪来的?近日,科普中国前沿科技项目推出“带你读懂科学顶刊”系列文章,精选权威期刊的优秀论文,第一时间用通俗语言进行解读。让我们透过顶刊之窗,拓宽科学视野,享受科学乐趣。电的发明无疑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从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到现在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电的出现不仅点亮了漆黑的夜晚,更推...

人均骑行不到12分钟,共享单车开启10分钟计费“补血”

人均骑行不到12分钟,共享单车开启10分钟计费“补血”

共享单车进入10分钟计费时代,用户成本增加引热议近日,共享单车行业迎来重大调整,哈啰单车、滴滴青桔等平台纷纷实行10分钟计费制度,引发了广泛争议。此次调价使得用户在短途骑行中的成本显著增加,不少市民对此表示担忧。据悉,此次调价主要针对平日的骑行费用,前10分钟收费1.5元,超过10分钟后按1元/15...

有毒的教育:“为了你好”

有毒的教育:“为了你好”

童年阴影:有毒教育的深远影响近日,心理学界再次聚焦于童年创伤及其对成年生活的深远影响。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幸存下来的心理学家,她的著作《为了你好》再版,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该书首次出版于22年前,当时虐童问题尚未成为社会热点。米勒通过对吸毒者和少年杀人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