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内容

降息能否打破美股“九月魔咒”?

admin9个月前 (08-27)社会65

美联储降息在即,股市反应平淡,投资者静待9月行情

降息能否打破美股“九月魔咒”?

近日,美联储宣布将于9月降息,这是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降息。尽管股市在消息公布后有所上涨,但投资者的反应相对平淡。标普500指数上周五上涨了1.1%,但仍低于7月创下的历史新高。

此次降息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市场消化,投资者普遍预期降息幅度为25个基点或50个基点。然而,市场对于降息的反应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消息公布后卖出”的现象上,尤其是在9月份这个历史上股市波动较大的时期。

过去四年的9月,美国股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分别为3.9%、4.8%、9.3%和4.9%。投资者和分析师普遍认为,9月份的股市表现往往充满不确定性。盈透证券策略师史蒂夫·索斯尼克指出,投资者正在进入一个季节性的困难时期,同时大量利好消息已经被市场消化。

尽管如此,投资者仍有保持乐观的理由。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的主题演讲中表示,美联储有望实现“软着陆”,这一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在股价中。此外,对利率敏感的资产在降息预期下出现了上涨,如小盘股指数罗素2000和短期美国国债。

在美联储正式宣布利率决定之前,投资者还需关注几个重要问题。首先是具体的降息幅度,市场目前预计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较大。其次是企业能否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增长,降低对美联储降息的依赖。英伟达本周三公布的财报将成为一个重要数据点,若其显示人工智能芯片需求仍在快速增长,科技股或将获得提振。

总体而言,尽管美联储降息在即,股市反应平淡,投资者正静待9月行情的发展。市场波动性可能再次上升,投资者可通过在VIX恐慌指数下降时买入来获利,并关注更具价值导向的股票,特别是那些现金流充裕、具有可预测性和相对较高股息的股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文雀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360wq.com/index.php/post/3032.html

分享给朋友:

“降息能否打破美股“九月魔咒”?” 的相关文章

日本股市熔断

日本股市熔断

日本股市遭遇重挫,日经指数失守35000点大关8月5日,东京股市迎来新的一周,然而日经指数却自今年1月以来时隔约7个月失守35000点大关。日本东证指数跌幅扩大至逾6%,触发熔断机制。这一市场动荡引发了广泛关注。上周三,日本央行宣布加息,导致日元飙升。自此之后,日股已经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疲软的美国...

我国职工“失业潮”到底谁受益了?

我国职工“失业潮”到底谁受益了?

我国职工“失业潮”背后,谁是真正的受益者?近日,有专家指出,我国在1990年代至2000年代期间经历的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了大规模的职工失业。这场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提升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解决长期存在的亏损问题。然而,改革的成效和受益者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据悉,这场改革涉及了大量的裁员和企业重组。...

为什么县中一定要有清北生

为什么县中一定要有清北生

全民教育焦虑的根源:高考制度与教育改革挑战近年来,中国全社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教育焦虑风暴。从孕期就开始规划孩子的教育路径,幼儿园时期便开始筛选“优秀”的孩子,家长们无不为孩子的未来操碎了心。然而,这场焦虑风暴的源头究竟在哪里?网民观点聚焦:高考制度的深层影响网络舆论场上,多数声音将矛头指向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悼念李政道:他为中国高能物理,押上自己全部声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悼念李政道:他为中国高能物理,押上自己全部声誉

李政道先生逝世,中国高能物理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推动者2023年8月4日凌晨,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岁。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切哀悼。李政道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学上的贡献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1...

待爆男演员,正凭古偶上桌

待爆男演员,正凭古偶上桌

古偶剧再掀热潮,谁将成为下一个顶流?近日,随着《墨雨云间》的热播,古偶剧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这一类型剧集不仅在热度和口碑上表现优异,更成为了新生代男演员们展示才华的重要平台。其中,22岁的王星越凭借在《墨雨云间》中饰演的萧蘅一角,迅速赢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其在战场上的精彩表现更是成为了社交媒体上...

旅行的意义:坐公交环游世界的年轻人

旅行的意义:坐公交环游世界的年轻人

年轻人选择“慢旅游”,用公共交通探索世界近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用公共交通进行“慢旅游”,这种旅行方式不仅节省开支,还能更深入地体验当地文化。江夏、陈欣奕和原子就是其中的代表。江夏,一个00后青年,凭借对地理的热爱和对公交路线的研究,已经完成了多次“公交游”。2022年冬天,他从上海临港坐公交到北...